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(以下簡稱 非博會 )自2010年在山東濟南首次舉辦以來,國家文化部、山東省人民政府高度重視,迄今已成功舉辦了三屆。非博會自舉辦以來,堅持 政府主導、社會參與、市場運作、規(guī)范管理 的辦會思路,積極引進社會力量參與,使每一屆 非博會 都辦成了 人民的節(jié)日 ,據不完全統(tǒng)計,前三屆非博會達成意向交易總額高達450余億元,社會各界高度評價、反響熱烈。
為更好的為我國非遺傳承人群提供高質量服務,組委會決定,自第四屆非博會開始,主辦方將依托博覽會,建立一個國家級非遺網上交易平臺,為我國非遺傳承人群提供全天候線上、線下交流、交易服務。同時,為了更好的為參展單位提供服務,組委會通過商(協(xié))會組織,遍邀天下禮品公司、收藏公司、文化產品交易市場、景區(qū)旅游商品采購單位到會參觀選購,以期通過采購商團隊的邀請,讓參會單位能夠得到物超所值的參會收益。
非博會自舉辦以來,在六年多的辦會歷程中,不斷發(fā)展與創(chuàng)新,展示內容涵蓋非遺學術、非遺制品展示、中國非遺傳承人群研修研習培訓計劃成果、傳統(tǒng)工藝大賽、民歌大賽、非遺大舞臺、手工藝互動體驗、傳統(tǒng)工藝制品、非遺衍生品展示交易、非遺美食大集等板塊。
非博會與文化部舉辦的成都非遺節(jié)遙相呼應,形成了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領域 西部一節(jié)、東部一會 的辦會格局。
傳統(tǒng)技藝類(瓷器燒陶、手工藝品、民間樂器、家紡布藝、手工家具、文房四寶、香薰香料、珠寶首飾、編織漆藝、燒制技藝)。
傳統(tǒng)美術類(版畫、雕刻、剪紙、手繪、塑藝、刺繡、繪畫)。
傳統(tǒng)醫(yī)藥類(滋補養(yǎng)生、內服外用、健康保健)。
傳統(tǒng)美食類(地方特產、休閑食品、特色速食、調味茗茶、釀酒技藝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