寧波歷史悠久,為我國歷史文化名城。早在7000年,勤勞聰慧的先民們,就在這塊富饒的土地上繁衍生息,創(chuàng)造出光彩奪目的河姆渡文化。春秋時為越國境地。唐開元年間設置州治,因境內(nèi)有四明山而稱明州。明洪武年間, 取 海定則波寧 之意,改稱寧波府,600多年來一直沿用至今。自唐宋以來,寧波就是我國對外交通、貿(mào)易和文化交流的著名港口城市,被稱為 海上絲綢之路 的起點。寧波是中日、中韓佛教文化交流的一個重要地區(qū)。自唐朝始,從日本、朝鮮等國來中國求佛法的僧人就多在明州各寺傳教習法。宋元時期,寧波憑藉其發(fā)達的佛教文化與特殊的地理條件,成為中日、中韓佛教文化交流的主要窗口和紐帶。此后歷代,寧波與日、朝等國的寺院保持了長期的友好往來關系。此外,新加坡、韓國、美國等國也屢有佛教僧團來甬訪問。寧波佛教界亦多次受邀訪問日本、新加坡、印度等國。
寧波具有豐富的佛教文化資源:天童寺是我國佛教 中華五山 之一,規(guī)模宏大,建筑精美,風景秀麗;阿育王寺素有 震旦圣地 之稱,珍藏著釋迦牟尼的真身舍利;雪竇寺彌勒道場是 佛教名山 之一;保國寺保存著長江以南最古老的木結構建筑,是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目前這些佛教傳統(tǒng)文化的經(jīng)濟功能已初步得到發(fā)揮。 東南佛國朝拜天童寺、阿育王寺、七塔寺、雪竇寺、五磊寺五個點組成,較完整地展示了東南佛國古剎、道場的歷史風貌,吸引了大量國內(nèi)外游客前往參觀、朝拜。
佛像:木雕、石雕、瓷器、銅像、樹脂、锍金、玉雕、生漆脫胎、佛畫等
香: 線香、竹角香、微煙香、無煙香、工藝香、印度香、材料香、香料香、高香、熏香、塔香、藏香等
佛具:佛龕、佛珠、木魚、銅盤、蠟臺、香爐、護身類、花瓶、貢臺、貢盤、凈水杯、拜墊、念佛機、舍利塔、香筒、缽、法 器、電子佛典、金銅、金桶、聚寶桶、家庭佛堂等
蠟燭:工藝蠟燭、無煙蠟燭、蓮花蠟燭、斗燭、水晶蠟燭、酥油蠟燭、普通蠟燭等
宮廟用品:鼓、鐘、寺廟裝飾、宮燈等
燈具:佛燈、蓮花燈、電燭燈、油燈、燈油、電香等
僧服繡品:僧服僧鞋、繡品、幡幢系列、吉祥繡包、佛堂掛飾等
書畫音像:佛像、山水畫、佛經(jīng)音像影像、年畫、唐卡等
原料設備:制香機械及原料、蠟燭機械及原料、制紙機械及原料、佛像雕刻設備、其它相關機械及原料等古典家具、收藏品等;素食、其它未分類佛事用品。
國內(nèi)標攤:6800元/個國內(nèi)特裝:680元/
標準展位:6800元/9
標改特展位:7300元/9
室內(nèi)光地 (36起):680元/
最新位置及費用請聯(lián)系客服人員!
*特別提示:本頁所列費用來源于網(wǎng)絡分享或網(wǎng)友提供,僅供參考!一切數(shù)據(jù)以展會官方發(fā)布為準!